最失败的家庭教育: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和一个啥事不管的爸!
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你的位置:雷竞技下载 > 联系我们 >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: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和一个啥事不管的爸!
   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: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和一个啥事不管的爸!
    发布日期:2023-09-15 13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49

   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: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和一个啥事不管的爸!

    微信公众号:开心语心理

    每天分享心理知识,学习一小步,成长一大步!

    无数事实的证明,最失败的家庭教育就是,一个包办一切的妈,加上一个啥事不管的爸!

    这样的家庭,还非常可能养出一个失控的孩子!

    01

    缺失的父亲+焦虑的母亲+失控的孩子

    来访者小慧的老公常年在外经商,生意做得顺风顺水,而她为了照顾家庭,也为了支持老公的事业,选择了做全职太太,在家带孩子。

    小慧的老公会每月给小惠至少2万的生活费,这种“衣食无忧”的日子,在很多人眼里属于幸福得冒泡的那一种。

    但是,他们的孩子却让小惠操碎了心。孩子现在不但成绩越来越差,而且性格也越来越叛逆,动不动就和她吵,有时甚至还闹离家出走。

    于是小惠就找心理咨询师请教,想弄清楚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。其实,问题的根源主要在家庭教育上。

    妈妈:小惠最大的事情就是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。孩子的衣食住行,她从来不让孩子插手。所以,孩子就养成了“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”的习惯。有什么要求,小惠也都是有求必应。 孩子:你越惯着孩子,他越会变本加厉,稍不顺意,就耍小脾气,甚至对妈妈恶语相向。你却包办一切,他越是什么都不会做,还认为你为他做的所有事情,都是理所应当。 爸爸:爸爸有些大男子主义,常年在外经商,回家的时间并不多,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撒手不管。说得难听点,爸爸对孩子来讲,是一个“提款机”的角色,和孩子缺少感情交流,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。 妈妈:老公家庭角色的缺失,使小惠把更多情感放在孩子身上,用一种窒息的爱把孩子包围起来,孩子更多的生活在一个只有母亲的世界,缺少与更大世界的交流。 孩子:缺少父爱的孩子,不得不回应妈妈的情感。有时,为了让妈妈高兴,会听从妈妈,有时则会压抑、暴躁、叛逆。 爸爸:当妈妈和孩子的联系更紧密时,爸爸就更加边缘化了。爸爸在家里找不到存在感,就会往家庭之外去找成就感,从而里家庭越来越远……

    小惠家是典型的失败的中国式家庭:焦虑的母亲+缺失的父亲+失控的孩子

    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,如何改善呢?

    02

    爸爸不妨这样去做:

    1、多关爱妻子

    人是情感动物,没有情感只有钱,再活泼明丽的女孩也会枯萎。丈夫应多关心妻子,让妻子感受到来自丈夫的感情支撑。定期说几句关心的话语,分享几件贴心的小事,可以让你们的感情更加深厚。

    2、多陪伴教育孩子

    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    有研究表明,孩子在0-3岁这个阶段,雷竞技下载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。所以这个阶段,主要由妈妈来照顾孩子,对孩子的建立好依恋关系很重要。

    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渐渐地,父亲的作用日益彰显,甚至会超过母亲对孩子的影响。这个时候,父亲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,教给孩子本领、技能,陪伴和引领孩子成长。

    爸爸带孩子能给孩子很多正确的影响。比如,带着孩子做手工,可以给孩子更广阔的天地、更大度的胸襟。

    但是,许多家庭中,父亲的角色却是缺失的,不少爸爸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妈妈,自己却借口工作繁忙躲清闲,这样做的父亲们可以懒一时,躲一时,却会耽误孩子的一辈子。

    早已有研究表明,缺乏父亲教育的孩子,在性格、情感、意志上会有一些缺陷。

    3、跟妻子统一战线

   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爸爸一定要跟妈妈统一战线。

    如果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,不仅会对孩子的是非观塑造形成困扰,还会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,会让孩子觉得:爸爸妈妈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,凭什么来管我?

    此外,夫妻育儿观念不同,还容易引起矛盾,影响二人的感情,得不偿失。

    03

    妈妈也要这样去改变:

    1、多关爱丈夫

    妈妈首先要明白,在家庭中,应该摆在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。如果夫妻关系不好,孩子的教育肯定好不了。

    孩子大了,终将离开。而丈夫才是那个会陪伴你走过一生的人。任何将亲子关系放在夫妻关系之前的家庭,都不会真正的和睦。

    夫妻之间,要多培养感情、维护感情,要有两人相处的私密空间,还要时常保持新鲜感,感情才会更坚固。

    2、引丈夫参与孩子的成长

    其实孩子的成长路上,很多事情可以交给爸爸去做,比如陪孩子玩耍、陪孩子写作业等等。

    教育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,爸爸不应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,应该主动融入家庭,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。

    3、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

   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,也渴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,妈妈要给予尊重。

    而且,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,妈妈不应把对生活的期待都压在孩子身上,把孩子当成人生唯一的希望,从而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。

    解决“缺失的父亲+焦虑的母亲+失控的孩子”,这种家庭现状的唯一办法就是:父亲回归家庭、母亲调整心态,孩子才会健康快乐,家庭才会温馨幸福。

    关注开心语心理

    每天获取更多心理知识

    父亲小惠妈妈孩子爸爸发布于:四川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